中国轻工业发展与安全报告(2011)

2011年轻工业资产总额占全国工业的14.33%,企业数占全国工业企业数28.43%,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的19.26%,利润总额占全国工业的18.35%,就业人数占全国工业的24.94%。轻工产品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3.34%,对外贸易顺差为全国的2.11倍,为平衡国家外汇储备做出了重要贡献。

轻工业对外开放早,市场化程度高,是中国探索开放型经济之路的实践先锋,也是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最大受益者。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继2010年政策性扶持下全面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经济自主增长的特点。轻工业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努力稳定外需市场,不断克服世界经济动荡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以节能减排和科技进步为突破口,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全行业平稳较快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民生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运行走势变化情况看,上半年发展速度较快,三季度起增长放缓,受节日及政策性因素影响,年末走势强劲回升。全年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利润增幅高于产值增幅,行业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了轻工业“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本研究基于国际化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梳理了2011年度中国轻工业运行状况,剖析了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了涉及轻工业对外贸易、产业安全、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政策建议。这不仅在理论层面上丰富了中国轻工业发展的研究体系,而且在实践层面上探索了一条操作性较强,实施效果较好的轻工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切实把轻工业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环境友好和市场竞争力强的轻工业发展与安全体系。

本报告综合反映了轻工业在经济运行、区域发展、对外贸易、产业安全、品牌建设、两化融合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选择了皮革、陶瓷、食品、塑料、造纸、日化、文教体育用品、家电、玩具、五金等十大典型轻工行业,分析了它们在经济运行、进出口等方面的发展态势,剖析了发展与安全层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各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报告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了2011年轻工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对外贸易成就显著,区域经济发展迅猛,产业安全受到重视,国家宏观扶持政策效果显著;报告还分析了2012年轻工业发展环境,预测了轻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并提出了促进轻工业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章节内容安排上,共分四篇。第一篇总报告部分对轻工业总体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态势进行了综合性、多元化的梳理;第二篇分报告部分依次阐述了皮革行业、陶瓷行业、食品行业、塑料制品行业、造纸行业、日化行业、文教体育用品行业、家电行业、玩具行业、五金行业等十个典型轻工子行业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态势;第三篇中轻指数部分阐释了我国轻工业指数研究的思路、方法、最新研究等;第四篇政策建议部分,针对报告期内及未来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围绕当前我国轻工业发展状况和自身特点,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和政策建议。

本报告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在国内首次探索性地、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轻工业的发展与安全问题;第二,总报告部分较为全面地涵盖了轻工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层面,包括经济运行、外贸形势、区域发展、品牌建设、产业安全、两化融合等关乎轻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市场营销、产业经济、技术经济等各领域要素;第三、分报告部分突出了轻工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特征,深入探讨了轻工业领域中的系统结构性问题,如产能过剩型行业发展态势、政策促进型行业发展状况、外贸拉动型行业发展情况等实际问题。每一篇分报告都具有有机独立性,对具体行业的研究活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帮助;第四,首次将经济指数理论方法引入我国轻工业经济发展研究,并为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此外,报告还就当前我国轻工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例如,在外贸领域,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轻工业不仅实现了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而且提高了掌握和运用世贸规则的能力,在国际贸易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受到世界经济纷繁复杂变化的影响,轻工业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把握外资控制力等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在区域发展结构层面,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成本提升、产业升级压力进一步加大,中西部地区凭借后发地区的资源储备优势,在轻工产业转移中获得了区域发展的更多机遇,但也面临着淘汰落后、技术和设施设备改善等诸多挑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轻工重点企业积极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加快技术改造与升级,取得了较大成就。随着IT技术更新与发展,轻工业积极将“云计算”、“物联网”等加以灵活的应用,同时也有待于实现两化融合工作的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