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产业安全报告(2011-2012)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世界各国屡次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甚至政治事件都不断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没有金融安全,就没有经济安全;没有经济安全,也就没有国家安全。2011年国际环境动荡不安,形势复杂多变,造成全球金融风险的因素不断增多。国内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全年GDP增加值为9.2%,进一步巩固了经济良性增长势头。但是,由于受到国际环境和自身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经济形势依然较为复杂,维持金融业稳定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

201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引导各个行业发展向常态回归。总体来看,我国金融各个行业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同时各个行业也表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银行业稳健发展,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证券业中A股市场呈现震荡下挫的弱势局面,债券市场发行量减少,期货市场的市场成交量萎缩,基金资产净值縮水,份额规模增加;保险业中财产险保持增势,人身险增速放缓;信托业呈现良好发展趋势,行业总收人和净利润稳步上升;融资租赁机构布局日趋合理,但业务增长明显放缓,与"十一五"期间每年倍增式增长形成明显对比。

我国金融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存在三方面不稳定因素:一是面临国际竞争的强大冲击,在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速的条件下,外资金融机构蜂拥而入,如果监管不到位,国外金融巨头将对金融机构特许权价值产生极大冲击。二是金融企业内在竞争力不足,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国际学院和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年度国家竞争力报告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排名一直比较靠后,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距市场化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三是金融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监管法制有待健全,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监管体系仍未确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领土安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