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京津冀全域范圍內“多規合一”

  

   


2014-09-22 19:35 | 評論 | 分享到: 作者:章軻來源:一財網


  河北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智9月22日表示,應在京津冀全域范圍實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多規合一”,確保區域發展各領域、各環節相互銜接,協調發展。(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當日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2014年會”上,高智稱,目前在戰略層面上,京津冀存在三個方面的體制機制問題:區域功能配置不當,由此引致城市、産業、基礎設施、生態等布局失衡;持續沿用傳統計劃式資源配置方式,導致區域發展落差持續擴大;行政分割的財稅體制和社會發展政策,阻礙了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高智認為,只有解決好這三個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建立起有利于促進公平、激發活力、合作共贏的協同發展新制度,真正實現協同發展。


  組建“京津冀規劃委員會”


  對于區域功能配置不當的問題,高智認為,根本出路在于區域功能重構,並在此基礎上對區內城市布局、重大生産力、交通體係、生態空間等進行統籌布局。


  “應突破兩個傳統觀念。”他説,一是突破行政區化的首都概念,將天津及河北保北地區作為首都功能的重要組成區,以利于首都功能在更大范圍和空間上配置;二是突破傳統的點軸發展理論的束縛,樹立網絡化的城市布局和發展理念,構建以京津保為核心,石、唐兩個區域中心城市為兩翼,一批特色功能城市為支撐、功能互補、均衡發展的網絡化城市布局體係。


  他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在國家層面組建“京津冀規劃委員會”,專司京津冀區域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及重大專項規劃、地方規劃審查,用體制和制度保證京津冀規劃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同時,在京津冀全域范圍實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規劃“多規合一”,確保區域發展各領域、各環節相互銜接,協調發展。


  對于區域發展落差持續擴大的問題,高智認為,關鍵是資源配置方式轉變和配置手段創新。


  河北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的研究發現,目前,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土地資源、環境資源、生態資源等戰略資源依然沿用計劃經濟時期的計劃和行政配置方式,資源和生態産品輸出方的資源保護成本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而且嚴重挫傷了資源輸出地的積極性和發展,同時資源和生態受益方也沒有支付必要的成本,導致資源的大量浪費。


  “應探索建立戰略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高智舉例説,水資源領域探索建立以流域水權分配為基礎的水資源使用權轉讓機制土地資源領域;在適當調減生態支撐區耕地規模、增加生態用地規模的基礎上,劃定耕地紅線和耕地紅線,探索建立耕地、生態用地省域佔補平衡和跨區域交易機制;在能源和環境領域,探索建立全域范圍內新建項目能源消費和排放總量指標市場化交易機制。


  開展財稅體制改革試驗


  對于京津冀要素配置上存在的問題,高智説,“相對來説,這個問題更為關鍵,是影響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障礙,也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突破口。”


  河北省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的研究發現,京津冀要素配置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制約功能、産業、資本優化配置的體制機制,主要是現行分灶吃飯的財稅體制,導致三地不得不各自算賬、自出政策、自謀發展。這種體制必然導致行政壁壘、市場分割、重復建設、相互競爭,資本、技術、人才市場難以有效發育,要素的自由流動受到各種非市場因素的幹擾,嚴重影響了資源的有效配置。


  對此,高智認為,可考慮在京津冀地區開展財稅體制改革試驗,探索建立“存量不變、增量分成”的財稅體制,並在此基礎上,按照“財權事權相統一”的原則,探索橫向轉移支付制度,既消除區內功能、産業、資本優化配置的制度障礙,又為全國財稅體制改革探路。


  在人口流動的社會政策方面,高智認為,主要是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領域的問題解決起來相對容易,可以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和制度、水平對接解決,但教育領域的問題,由于涉及政策公平,解決起來難度較大,如現行高考制度,是導致人口大量向京津集聚的重要因素。


  “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辦法是建立京津冀統一考試、統一招生的高考制度,或按生源比例分配高校招生名額。”他分析説,從大局和長期看,既可以消除京津高考移民壓力,也可消除京津功能和産業疏解的障礙。但短期內涉及京津市民的切身利益,可能會遇到較大阻力。


  “為穩妥起見,可考慮逐步增加知名高校在河北的招生名額,在教育,社保、職稱、勞動人事、醫療衛生等方面開展同城化試驗,對接制度安排和服務保障水平。遠期,在逐步剝離戶籍附著利益的基礎上,實行京津冀人口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一體化。”高智説。


  設京津冀生態共同基金


  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智認為,京津冀在市場的體制機制方面,應實現四個“統一”:統一資本準入,包括招商引資政策、項目用地、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標準等;統一産品準入,包括各種資質、認證和産品質量安全標準等;統一開放政策,包括金融、醫療、旅遊等實行全域對外資開放,外國遊客過境落地免簽政策擴展到津冀;統一市場監管,包括監管體係、信息平臺、社會徵信體係等。


  此外,京津冀在物流、信息流方面,考慮建立一體化的綜合交通信息平臺和網絡,取消省(市)界高速公路收費;物流領域實行農産品檢測結果互認;海關領域真正實現全域通關一體化;通訊領域也取消京津冀范圍內長途和漫遊費。


  高智説,目前京津冀地區大氣環境質量差、水資源短缺並且污染嚴重,地下水超採、地面沉降。改變這種狀況是三地共同的責任。“當然,治理方面已有各種專項行動安排,但從長遠看,必須建立一種長久的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制度。”


  高智認為,應完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並將其擴展到水環境、土壤環境等領域。同時考慮建立“三省四方”共同出資的“京津冀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共同基金”。


  針對目前京津冀港口、機場等重大服務設施由于缺乏分工,導致發展不均衡、資源浪費、效率低下等問題,高智建議在港口方面可通過冀津相互參股方式,組建一體化的港口集團,對沿海港口進行統一功能配置、統一管理運營;在機場方面,可考慮將石家莊機場交由首都機場集團統一運營,或由三方共同組建“京津冀機場集團”,對區內所有機場實行統一管理和運營。


  资料来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s.com.cn/xwzx/hg/201409/t20140922_4519936.html(2014年10月11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