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9 张娜: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要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要重蹈光伏产业的覆辙


张娜;江南


  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和党的十八大都把文化产业提到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文化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各方资本纷纷涌入这个产业。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111只文化产业基金。已经披露规模的基金数量为82只,规模合计1298.95亿元人民币。2012年前三季度又陆续设立了30只文化产业基金,其中,有27只基金公布募资规模,共募集金额约709.52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到2012年年底,国内文化产业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加上还在不断设立和募集的文化产业基金,其未来的规模还要大。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5年将是掘金文化产业的最好时机”,这句话已经逐渐成为投资圈的共识。


  资本的蜂拥而入在带来产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隐忧,这就是产业可能出现的泡沫化。


  应该说,自2009年开始,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大量的资本已经涌入文化产业,这个产业开始“不差钱”了。由于巨量的资本在追逐可投资的企业,文化产业类企业的估值也到了“骇人”的地步。近期浙报传媒32亿元溢价近18倍收购杭州边锋100%的股权和上海浩方100%的股权,是文化产业泡沫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泡沫还远不止这个方面。随着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目标的提出,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空前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遍地开花,大量文化企业冲着各种优惠政策走入园区。截至2011年,文化部共命名了6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和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创意园超过万家,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10个城市,四五年时间就建了300多个文化园,乃至于一些乡镇也纷纷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目前处于严冬的光伏产业。几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光伏产业,各地区设立了大量的光伏产业园。然而,不到十年的时间,我国的光伏产业一夜之间从盛夏到了寒冬。回顾这几年光伏产业的发展,政府起到了多少推波助澜的作用,资本起了多少煽风点火的作用,银行又起了多少锦上添花的作用?回到今天,除了银行外,政府和资本在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与几年前的光伏产业何其相似乃尔?


  不同于传统制造业,文化产业属于轻资产类的产业,依赖于创意而存在和发展。多年来,因为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本来就很不理想、很不健康,文化产业还需要很好地补基础课。这个时候大量资本蜂拥而至,说不定会毁了这个产业。


  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机确实已经到来,但行业内外的条件还远不够完善。《华盛顿邮报》近期一篇评论说:“除了一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原创和有新意的,今天的中国文化以对西方商业成功者的粗糙模仿和缺乏艺术趣味的作品为人所知。”在文化产业内部,重复、模仿还很严重,远谈不上创意。我们不应当忘记,近年来,几乎所有产业里的企业都有模仿、仿制、复制的偏好,真正的技术创新非常少。而在文化产业内,这种现象也正在成为潮流。显然,创意缺乏成为我们面对文化产业时无法跨越的一道门槛。


  文化产业的受众规模决定文化产业内细分行业的潜在规模。能够为大众接受的文化可以发展为大产业,可能出现较多的大企业;而仅为小众接受的文化形式则只能发展为小产业,能够容纳的大企业有限。同时,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众多的地方文化形式对区域地理、人文气质的依赖性比较强,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区域文化离开区域特质或许会水土不服。投资者在选择文化产业类企业进行投资时,不应当不顾客观条件,强行配置资本,让企业不切实际地朝着大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投资人应当明白,资本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资本不是万能的,不是堆积资本就能打造文化产业航母的。资本只能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适应文化产业发展本身的规律进行投资,一哄而上涌入文化产业的做法,可能会造成预想不到的后果,就如今天的光伏产业那样。


  我们是否真的已经记取了历史教训呢?于投资界而言,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需要一份清醒和冷静。


   


  (作者分别为: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基地讲师、博士后;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研究员)


   


  pdf下载:/uploadfile/2013/0506/20130506103834913.pdf


  word下载:/uploadfile/2013/0506/20130506103843371.doc